小学一年级,下课后要留在学校里上芭蕾舞课。第一天,手上拿着表格,下课后走到老师办公室,完全不晓得该怎么办,心里害怕得要命,看见同学们擦身而过彷佛都知道自己在做甚么,为甚么只有自己完全不知就里。结果第一课芭蕾舞课程躲在洗手间里渡过。
小学二年级,一位英文代课老师竟然影响自辈子文学修养。第一次听见这位从英国牛津念书回来的老师开口念书时,不禁「惊为天人」,原来英语可以这样动听,那是标准牛津英语。但凡以后算术科自然科拿多几个「零鸡包」,「英语」及「英国文学」两个科目总占最高分数。小六时最爱看Nancy Drew Stories,中一升级至Agatha Chrisite(注:没想到她也喜欢看阿婆),大一已看遍所有Edith Wharton(注:就是写《纯真年代》的作者,文笔挺晦涩的,没想到章小姐还真能看懂),加上主修英国文学,整个大学四年几乎无时无刻都在看书。
常被人家访问怎样才算美女?自己总会列出基本条件如干净修饰等,最后还要「说得出一口动听英语」才算合格,也实在太苛刻!
我的玛利诺书院
整个童年在香港渡过,在九龙塘玛利诺书院由小一谂至中四才与家人移民到多伦多去。
Maryknoll Convent中的Knoll解作小山坡的意思,的而且确,整坐校园就霸占了九龙塘一大片山头,高高的坐立在界限街与窝打老道交界。春夏天时候围在整个校园旁边的小山坡开满紫色黄色杜鹃花,每天随着老佣人上学去时,总会听到她赞叹声。
小时候印象中的Maryknoll Convent像个用珠沙红砖砌成的大古堡,每天从正门进人大铁闸后得走上好一段斜斜的石板路才抵达集合会堂,走在小小石板路上最喜欢伸手去拔旁边矮松树上的针把玩。
进入「古堡」后往往得跟随老师们同学们从这里走到那里,那些用宽阔木条做的梯级永远扫上光油、围在四边走廊的大庭园、扫上浅灰色的铁框落地长窗、大麻石地、尖顶的拱门等,小时候每天对着不以为是,现在长大了才体会到这坐巨型Gothic Architecture有多美,尤其在这城市中,成为最珍贵的历史建筑物之一。回想起来,最怀念以往穿著有少许矮跟的学生皮鞋走在木地板上发出的咯咯声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