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9月 23, 2021

Now on https://www.patreon.com/sonialogy

 




關於詩歌。關於寂寞。

長門儘日無梳洗 何必珍珠慰寂寥?又難到我走上露臺點燈 未發覺原來樓下有人?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明月沒有裝飾我的窗子,我倒去裝飾別人的夢了。


 

笑忘書

 

藍色血人吹奏凱旋號叫

朱血獵獸騎著七彩獨角馬兒軍臨天下

墨綠的橄欖技要被遣忘

不是忘記就是死去

這正好是一本好看小說

其為《笑忘書》 https://t.co/jymxkYGVjG

我是清白的。

 


我沒有隱瞞的習慣,兼且現在是皇上奴婢的關係,奴婢自然得有(沒有)罪得招。


Let's recap in Cantonese.



皇:「我出巡的時候,你有沒有做了什麼錯事?」

蘇小小:「(跪下)回稟大皇,奴婢被慈母們捉我小女子 Jaywalking。)


皇:「咩Jaywalking?」

蘇小小:「(心諗果然係商業 practice 翹楚)回稟大皇,Jaywalking 是刑事罪行,即不依交通燈號橫過馬路。」



皇:「咁你有冇吖?」

蘇小小:「(淚)回稟大皇,大皇亦知道奴婢重感冒連聲音也啞了。事發當天奴婢一夜沒睡精神委靡,隨便穿件 tube top 打算散步一會,累了便回家補眠。事發時奴婢見燈是綠色的才過馬路,誰知過了馬路抵達彼岸即有墨鏡慈母截止奴婢,指著燈說現在是紅燈我要檢控你…


        慈母:「身份證!地址!」

        草民:「(嬌弱地)身份證俾你,地址我唔記得門牌 number 我新搬屋同埋感冒緊依家好曬我頭好暈。」

        慈母:「冇地址你要跟我返差館。」

        草民:「(見慣世面)好啊我都想錄口供啊我過的時候是綠燈如果你在我過馬路時指出其時已經是紅燈我冇野講但你係向我過完馬路先指個燈係紅色係咪有可能有 time lag先喎慈母咁係咪有 doubt 先有 doubt 我係咪有 benefits of doubt 先⋯


(下刪了二小時與慈母共度母親節的情境。)


皇:「😡」

蘇小小:「咩啫。」


皇:「😡😡😡😡😡😡😡😡😡😡」

蘇小小:「咩喎。」


皇:「咁如果收到 prosecution 你 convict 定上庭 😡😡😡😡😡」

蘇小小:「我覺得慈母咁愛我,咁***(不能寫出來);又如果收到檢控,我照寫問係咪有 benefits of doubt 囉。」


皇:「🙄」

蘇小小:「做咩喎如果我有個 litigation 既男朋友呢⋯⋯」

皇:「呢如果你有個 litigation 既男朋友呢⋯⋯佢會煩Q死,佢會收你 Annual Retainer 囉 😡😡😡😡😡😡😡😡😡😡😡😡😡😡😡😡😡😡😡😡😡😡😡😡😡😡😡😡😡😡😡😡😡 」

蘇小小:「🐰。皇上,咱們還是不要討論假設的事情啦。(顧左右而言他)皇上請沐浴,奴婢已經凖備妥當⋯⋯」


🙄🙄🙄🙄🙄🙄🙄🙄🙄


是以,呢單慈母野,我係會(要)自己處理的。


做咩當年唔入法學院呢?(皇:「你白痴囉走去讀 BBA😡😡😡😡😡😡」)

張愛玲的逸事在亦舒身上重演。迷張愛玲的亦舒,該笑還是哭?

 

如果我是亦舒,我下一本小說就寫這個鬼故。


星期一, 9月 30, 2019

季羡林記二戰


//

    在這以前的兩年內,德國的鄰國,每年春天一次,秋天一次,患一種奇特的病,稱之為"侵略狂"或者"迫害狂"都是可以的,我沒有學過醫,不敢亂說。到了此時,德國報紙和廣播電台就連篇累牘地報道,德國的東西南北四鄰中有一個鄰居迫害德國人了,挑起爭端了,進行挑釁了,說得聲淚俱下,氣貫長虹。德國人心激動起來了。全國沸騰了。但是接著來的是德國出兵鎮壓別人,佔領了鄰居的領土,他們把這種行動叫作"抵抗",到鄰居家裡去"抵抗"。德國法西斯有一句名言:"謊言說上一千遍,就變成了真理。"這就是他們新聞政策的靈魂。連我最初都有點相信,德國人不必說了。但是到了下半年,或者第二年的上半年,德國的某一個鄰居又患病了,而且患的是同一種病,不由得我不起疑心。德國人聰明絕世,在政治上卻幼稚天真如兒童。他們照例又激動起來了,全國又沸騰起來了。結果又有一個鄰國倒了霉。//

星期日, 9月 29, 2019

如果哥庭,一個女子




有沒有發覺你 YouTube 多了點擊?剛抵步的幾天我常常去看你的Videos ,以舒緩從你的懐抱到獨自睡覺的不慣與不安。

我現在側睡,自己抱著自己心口。

可能很快,我便忘記你的臉。

星期六, 6月 29, 2019

美魔女又點你吹咩你吹咩 🤞🏻




Returning to Sonialogy routine amid the crisis and chaos of both my city and me 








 #staycheer #sonialogy #beautifulwoman #ageisjustanumber #myagenotyourbusiness #美魔女又點你吹咩 🤞🏻🖕🏻

星期三, 6月 26, 2019

Translation Management of ... relationship?


陽光把我吻醒
一室家居對照上班去留下的空洞
洗衣籃找出他早上脫下的家居服
沉溺在氣味中

#多謝cisco
#Cisco
#transitionmanagement

星期六, 1月 12, 2019

自我性格悖論及安眠藥物引致夢遊





*** 並非嘮騷,更不是控訴,本文一如往常,只是本人作為日誌用途,自娛娛人*** 

***lol 唔好嬲呀lol***

***( ´∀`) 啲空間我⋯***


老師說我有 judgement 問題,我思考了好幾個月。


今天翻閲舊時書信,原來戴安娜同學在小時候可能已經不經意地指出我「自我」的問題,當然這可以是一種悖論:一個自我的人士,又怎麼知道該人士本身就是很「自我」?該人士應該以為全世界就如該人士自己所建構認知一樣。#


(自己揾黎講)類似悖論有很多,例如中三第一次做暑期工時大人搵另一位同學複核我的文字數據。正在如寫稿有校對一樣,我真心覺得理所當然,但是他一句:「你自己睇梗係覺得一切正確,你點會話自己錯?」


對錯之於小時候的我,常常跟真假混為一談。真假之於我是事實和邏輯問題,事實定時定點定刻陳述,真假則恆真恆假。


(返暑期工諗咁鬼多)我認為該大人所言是一個假悖論,表面合乎常理,但是一用邏輯推理,便可以加以否定。我串錯字我係有機會自己發現並承認自己錯左;又或我格式有誤你唔俾我自己因為唔順眼而自己發現並承認 Font Size 不一致?


此時要注意,認錯是可以在心中,我自己改正並呈上更新版本並不一定等如向他人認錯,原因並非訴諸情緒,而是:嗯,我是回帶撚,所以我有可能在回帶中比他人更快或自己已經可以找到失誤。


又再圓滿啲講,我可能可以自己找到失誤,但並不等如我一定找到自己的失誤。(係咪好戴頭盔 sound like 呢)(其實唔係)


返回「我很*自我*」(抱歉iPhone我不懂打雙引號)的命題。真相是我是知道自己「自我」,但我不知道的是別人亦認為我「自我」。這種情況先證明自我的人是有可能真的知道自己「自我」,是以[「自我」的人一定不覺悟自己自我]此命題為假,而看似悖論的命題為假悖論。


「醉翁不知醉」亦是一個假悖論。

常識可以誤導思考之處,多不勝數。


戴安娜寫給我的是一張生日卡,當然文字是滿滿鼓勵,以她的良善,以我們的友誼。我把「自我」命題拿出來自己檢討一番之餘,思考到悖論,也就把這數個月的無聊思考命題都好好想一下。


我諗下諗下諗鬼左去太空船被蟲洞吸入左唔幾時會向邊度番返出黎。


很無厘頭吧。


不過:假悖論👉真悖論👉孖生兄弟悖論👉時間雙對論👉時間膨脹👉太空旅行👉黑洞👉蟲洞。我的思維是很脫軌完全不按常理出牌。


Ok,講番老師說我因為血糖驟升驟降影響判斷。Well,那是失憶更正確地說是斷片。

服用安眠藥會有夢遊間題

有些人是食完藥無啦啦煮左個麵食;有人突然執屋;有人,仲揸車出外😱。然後睡覺然後醒來然後「吓?咩事?」


我自己經歷和上述類似事件,但據我認知及事後線索,這些事件是本來我想做但沒做的事情,藥力發揮後潛意識不再被壓抑,於是便做了本來就想做的事。而在做這些行為時是理智的,但問題是記憶。


關於記憶我傾向相信長短記憶的運作是長短記憶為兩個不同的桶,事情發生時先行短暫記憶以應付情況並記錄,然後再把事情由短暫記憶的桶轉移至長效記憶處。是以,我出現失憶和失魂的情況。


所以老師,唔係 Judgement,是失魂;唔係因為體內化學物質失調而有間題,是我有「自我」的問題,所以 Judgement 可能有奇異。


本來再想講對錯和真假的同異,不過本文太長。所以改天再談。


各位公子,哲學討論歡迎賜教,敞司今晩筆記到此為止,請啊~~~~


星期五, 1月 04, 2019

Bon Bon Lifestyle Webazine






Serendipities continue crafting the path of my life, though many others think that I am planning or even calculating.

The idea of #BonBonLifestyleWebazine was born nearly six years ago when my first engagement was broken. I was embarked to focusing back to myself. As always as I am, I walked the thoughts and established a website immediately. 

The site has been paused for years after that when relationships overwhelmed my life again.

There came 2018. For a couple of reasons known or unknown I picked up the website again. Adjusting continuously according to market, readers, contents, technology, inspirations and self-introspection/ retrospection, Bon Bon Lifestyle Webazine is now a gateway of global newswire and lifestyle features. 

Last week an acquaintance on LinkedIn reached  out to me on solar topics in Hong Kong. A slip of tongue, I told him I wanna make Bon Bon Lifestyle Webazine the next Huffington Post of the Hong Kong voices. 

I never relate myself or anything of mine with the great and beautiful Ms. Huffington but just as I said. It’s a slip of tongue. I said it before I planned it.

 Serendipity!




星期六, 12月 15, 2018

《格林童話》

誠然已經有説《格林童話》實在不單不是童話,更是非常恐怖。然而從少便愛好閱讀,《格林童話》陪伴我成長,其地位其符號在我心中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中國文學沒有童話,《詩經》中的《風》是詩歌,正確地說是民歌,內容有意指但缺乏情節,連故事也夠不上。而再之前那些,是神話。

中國沒有童話,不用説很形而上什麼唯物論之類,我認為呢,很基本的原因是我們的文化不知道小孩子的童心所妙。